为了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积累集体疏散、消防逃生、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切实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构建平安校园。
2019年11月11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消防演练前的逃生策略指导;二是师生消防疏散演练;三是对教师的消防知识培训。
一下诵读课,全校师生就开始有秩序地来到在操场,按照会议布置的演练位置,站成四路纵队集合。下午2点50分,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正式开始。
全校师生集合
活动第一项是国安消防教育服务中心的董明辉对全校师生进行逃生策略指导。董教官一直从事消防宣传培训工作,在保定市机关、医院、学校等单位开展消防培训,有着丰富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经验。
首先,他讲解了在火灾逃生中,如何折叠湿毛巾:毛巾要打湿到不滴水的程度,对折三下,形成八层的厚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有效的防止有毒烟雾吸入体内;疏散撤离时要弯腰低头,一手扶着墙或扶着楼梯扶手,一手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听从老师的指挥,快速安全有序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他还为同学们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拔二压三喷”。聆听着董叔叔深入浅出而又专业性的讲解,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最后,董教官还请两位同学上台考查了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同学们经过学习之后,都回答正确,做得很好,得到了董教官的肯定。
活动的第二项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消防演练活动。各班先按顺序回到了教室,为演练活动做着精心的准备,将毛巾打湿、练习毛巾的折法,班主任老师再次强调演练时要注意的细节及要求,全班学生更加明确了疏散路线。跟班老师和楼道值守人员也按照要求在演练开始前到达了指定位置。为了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学校的三名保安也参加到此次演练中来,真的是全员参与呀!
15点20分,随着消防警报声的响起,只见位于教学楼一层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首先撤离到了操场;随后,处于教学楼二层的三四年级师生也在楼道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到操场;大概十秒钟后,处于教学楼三层的五六年级师生开始从教室出发,有序疏散,到达操场集合。全校师生1100余人,用时2分19秒全部安全到达了操场。
最后,董教官对本次疏散演练活动进行点评:同学们都按照预定路线进行了撤离,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也在演练中得到了体现,全体师生都比较严肃认真,能够按要求使用湿毛巾、弯腰低头、安静有序地撤离等;但同时也存在的一些不足:紧迫感不足,个别班级的撤离速度还可以再提高、演练用时还可再短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潜能,还可以做得更好。演练中,全校师生积极严肃认真地参与,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演练活动。
在操场上的活动结束后,各班带回教室继续上课。没课的老师在四楼多媒体教室参加教师的消防知识培训,这是活动的第三项内容。
董教官准备了课件,通过一个个惨痛的火灾事故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大火无情,当火灾真正到来时,要注意以下的原则:①“报警早,损失少”这是人们在同火灾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② “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尽可能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及时扑灭初起之火;③“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是主要的,我们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当我们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时间里,如果我们能利用地形或身边的物体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的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只能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这样在危机关头,才能应付自如,从容逃离险境。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师生的防火意识,为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和谐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